在设计风格方面,第四代逸动以科技前卫路线脱颖而出。其独特的V波涟漪前脸搭配同级独有的前后贯穿式LED数字瀑布光柱与发光徽标,辅以驭风电动尾翼,整体造型动感且充满未来感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其风阻系数低至0.28,较第五代帝豪的0.288优化了0.008。这一差距虽然微小,但对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却十分显著——风阻每降低0.01,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.2-0.3升,这背后是工程师对细节的极致打磨。相比之下,第五代帝豪延续了吉利家族的传统中式风格,圆润饱满的车身与镀铬装饰虽显稳重,但在空气动力学设计与视觉冲击力上稍显保守。若追求个性与实用性的结合,逸动的设计显然更具吸引力。
在动力性能方面,第四代逸动展现出显著优势。其全系标配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,最大功率141kW,峰值扭矩310N·m,较常见的350Bar发动机喷油压力提升42.8%,燃油雾化更充分。配合长安自研的i-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,扭矩再提升19.2%,起步、加速与超车均轻盈顺畅。实测数据显示,一箱51L油可续航1000公里,且仅需加注92号汽油,每公里成本不足五毛钱。反观第五代帝豪,其1.5TD发动机最大功率133kW,峰值扭矩290N·m,参数全面落后。在可靠性验证上,逸动历经400万公里CA-TVS极限路试,覆盖全球复杂路况,而帝豪仅通过数字仿真与100万公里测试,实车验证强度差距明显。逸动还能智能识别路况并匹配最优动力输出,兼顾省油与舒适性,家用场景适配性更优。
在空间实用性方面,家用车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尽管第五代帝豪在车身长度上略有优势,但其轴距较第四代逸动短10mm,导致后排空间表现逊色。逸动轴距达2765mm,媲美主流B级合资车,后排宽度1334mm,较帝豪的1320mm更宽敞,满座三人时肩部与手臂空间充裕,老人与儿童乘坐更舒适。对于注重全家出行体验的消费者而言,逸动的空间设计显然更符合家用需求。
在智能化配置方面,第四代逸动彻底颠覆了“经济型车智能差”的刻板印象。其搭载的天枢智能座舱配备14.6英寸超高清中控屏(分辨率1920*1080,色域85%),支持桌面自定义与全兼容手机互联,覆盖CarPlay、HUAWEI HiCar、Carlink等主流品牌,无需改变使用习惯即可无缝连接。语音交互支持1100多种指令识别,可区分主副驾语音,并接入Deep Seek AI大模型,实现“所见即所说”的连续对话与方言识别。应用商店内含20余个影音APP、10余个车务APP及20余个场景应用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相比之下,第五代帝豪的互联兼容性不足,仅支持Flyme Link、Carlink与HUAWEI HiCar,且Flyme Auto核心功能需搭配魅族手机使用,对多数用户不够友好;语音交互功能也相对基础,识别精度与指令覆盖范围有限。
在安全性能方面,第四代逸动以“中国十佳方舟笼高强度车身”树立行业标杆。其高强钢占比高达77.2%,最高强度达1500Mpa,核心结构采用“真5纵5横”设计,配合激光拼焊工艺(焊点强度是传统点焊的3.6倍),能高效传递与分散碰撞冲击力。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,并搭载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、LCDA并线辅助、FCW前方碰撞预警、540°全景影像等主动安全功能,被动防护与主动预警双管齐下。反观第五代帝豪,高强钢占比仅70%,采用8大原生被动安全结构,在车身强度与防护细节上明显落后。对于需要承载全家出行的用户而言,逸动的安全配置无疑更令人安心。

